为什么诚信问题没有困扰欧美保险界?
2008-05-30作者:佚名阅读:
简单地说,一张保单就是一个承诺,卖出一份保险就是卖出一份承诺。所谓诚信问题拷问的就是卖出的这份承诺能否兑现,能否容易兑现,这是保险业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消费者对保险业是否有信心有信任,关系到消费者是否愿意消费更多的保险产品;更深远地看,它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总体风险是否能够有效转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如果卖出去的一份承诺能够很容易地得到兑现,保险,无论对投保人还是保险公司而言,都将是快乐的,双方都能够“享受”保险。当一个社会能够“享受”保险时,就无需担心诚信问题,保费规模、保险密度、保险深度都会随之上升。相反,如果承诺很难兑现,因为赔案,投保人不得不跟保险公司斗智斗勇并斗得筋疲力尽,保险就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厌恶”。无论卖保险还是买保险都将毫无快乐可言。
投保人对保险公司要求的“诚信”包含3方面的含义,第一,保险公司设计的保单有没有陷阱、营销者能否如实告知;第二,保险公司能否按照保单的承诺说到做到;第三,如果能够说到做到,保险公司能否简便地快速地主动地兑现。当然,保险公司对投保人也有“诚信”要求:第一,提供真实承保信息;第二,减少道德风险;第三、杜绝骗保与诈骗等;投保人要遵循最大诚信原则。
诚信问题是双方面的:保险公司是否符合投保人的诚信要求,以及投保人是否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但就保险两方而言,保险公司处于强势地位,投保人处于弱势地位。投保人的非诚信行为得到的可能是保险公司的拒赔,而保险公司的非诚信行为失去了制约,以致投保人不得不费时费力费钱地通过法律等非效率途径寻求解决。显然,诚信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保险公司手里,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护作为弱势方的投保人的权益。
欧美保险业是不是没有非诚信问题?绝对不是,但不突出,也不是主流,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切,保险诚信问题已经不是媒体、民众、学术等讨论的话题。人们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必需品外,就必然考虑保险需求。保险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它不但代表了一份安心,而且是一种快乐和享受。那么这种保险双方共赢的局面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法律与法庭是绝对偏向并保护弱势方,即投保人的。如果保单设计有明显的陷阱,概念没有明确解释等类似情况,法庭无疑将优先考虑投保人的权益,而且,根据恶劣程度,法庭可以判罚保险公司高额惩罚性赔款。保险公司将为其非诚信行为付出高昂代价。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保险公司的非诚信行为非常宽松,以至于国外一些知名保险公司的中国公司竟然在中国市场公开出售陷阱明显的重大疾病等保单,而这样的保单在欧美市场绝对不会现身。
其次,欧美的相关监管机构也绝对偏向投保人的。他们不会去关心其监管下的保险公司业绩,不会关心本地区的保费规模,也不会为保险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他们更关心本地区居民是否得到保险保障,是否真正能够“享受”保险。
再次,保险公司运营成本较低。如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只占保费规模10%左右,考虑支付中介公司20%左右的佣金,如果满期赔付率为60%,那么保险公司还有10%左右的正常承保利润。通过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保险公司就可以进行理性的价格竞争,投保人的购买意愿和选择将大大提升。相比,我国财险公司2007年总保费规模约2000亿元人民币,年度赔付约1000亿元,赔付率仅50%略多,但总体承保还是亏损。如此高的运营成本,消费者怎能满意?消费者的不满自然扩散到对车险的七折令、交强险、交强险的成本分摊、甚至保险公司负责人的年薪等诸多方面。
再次,保险公司不仅有效控制营运成本以开展有限的价格竞争,而且在理赔服务方面力求高效、简便、快速,让消费者真正能体会到保险的安心和快乐,即所谓的“享受”保险。相比,我国的保险公司为了惜赔,使出很多招数,着实让消费者体会到了“买时容易赔时难”,“买时一张脸赔时另一张脸”的“虚伪嘴脸”。
再次,为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最近最贴身的服务,保险公司一般通过保险中介进行市场营销。保险公司做好产品研发、核保、理赔、品牌、投资等,不会到处铺机构增人员抢市场,不会在市场上与中介直接竞争,更不会搅乱市场价格关系;甚至还授予中介机构一定程度的核保出单权和理赔权。保险公司、中介机构与投保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与其他行业的生产批发商、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完全类似,市场各主体共生共荣。
最后,投保人的故意骗保与恶意犯罪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将大大降低骗保和犯罪的动机。骗保与犯罪的降低既减少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又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从而有利于保险公司进一步下调保险费率,让利于投保人,这无疑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我国宽松的法律环境客观上鼓励了骗保和犯罪,骗保与犯罪已开始向集团化、专业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这将成为我国保险体上的一个毒瘤,任其发展将后患无穷。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欧美保险业已经形成相对健康和成熟的市场体系,保险不仅是一个高尚的行业,而且能让从业者和消费者感受到快乐和安心,保险诚信不再是社会担心和困扰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学习,相信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创新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保险从业者、消费者以及全社会一定能共同“享受”保险带来的安心和快乐,让诚信不再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