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20名中介市场份额逐年上升行业市场化整合迹象明显
2009-06-10作者:谢柳阅读:
排名前20名中介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行业市场化整合迹象明显

 
中国保险报  2009-06-10本报记者 谢柳
 
 
2009年一季度中介市场发展报告透析:
 
 
《2009年一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出现明显的整合迹象。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39家,多年来持续上升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开始出现下滑。如保险代理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退出了43家,其中24家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主动解散。与此同时,通过并购等方式形成的一些大型专业机构实力增强,业务稳步增长,市场出现明显的整合迹象。
 
记者发现,排在前20名的专业中介市场份额正逐年上升。今年一季度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前20名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31.82%,去年底这一统计数据为27.32%;一季度保险经纪业务收入前20名所占市场份额为66.01%,去年底的数据为62.67%;一季度保险公估机构营业收入前20名所占的市场份额为65.16%,去年底的数据为64.82%。由此可见,专业中介市场上,“强者愈强”的趋势更为明显。
 
以泛华保险服务集团为例,其旗下有12家公司进入了全国专业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前20名。其中包括,保险代理公司8家、保险经纪公司1家、保险公估公司3家。特别是,泛华8家代理公司业务总收入占全国前20名业务总收入的51%,比2008年度业绩提升了10.6个百分点。目前,泛华集团进行了新的组织架构变革,旗下包括了泛华寿险第一营业集团、财险营业集团、公估集团、大童集团等四大营业集团,均独立运营。泛华销售及服务网络已经遍布全国21个省市,旗下共涵括了45家保险代理、5家保险经纪及3家保险公估。
不过,整体来看,专业中介机构市场份额还是较小,一季度,保险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实现保费99.69亿元,同比下降约1%;占全国保费收入3.0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仅占全国总保费3.04%。
 
 
专业中介保持平稳发展
 
2009年一季度,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实现经营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23.86%,总体盈利1128.69万元。虽然三大专业中介机构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场仍保持较为正常的发展态势。
 
保险代理公司实现代理保费收入56.5亿元,同比下降1.98%,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72%;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4.69%。第一季度全国保险代理公司实现盈利465.27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四季度保险代理出现了814.41万元的亏损。
 
去年年底曾有6家旗下公司跻身20强的华康保险代理公司今年一季度只有1家公司跻身20强。公司品牌部总经理林华庆表示,华康作为一家以寿险代理为主的保险代理公司,一季度业绩并不能代表全年的发展趋势,“通常寿险代理公司要待四五月份才进入业绩启动期”。
 
至于保险代理公司一季度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在林华庆看来,一方面受益于见费出单制度,市场逐步好转,注重专业化发展,恶性竞争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因与保险公司进行保费结算,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包括了去年业绩冲刺的滞留保费,“一季度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一季度实际情况”。
 
如在广东,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本季度实现代理保费8.66亿元,同比增长24.25%,为近年来单季代理业务规模第二高位。业内人士总结业务总量不断攀升:一方面源于机构数量的增加和市场活力的彰显,一年来,新增的机构对全省业务规模的贡献达到16%;另一方面,见费出单制度使市场业务逐渐回笼到专业代理机构。一批业务稳定且取得经营效益的代理机构已在广东保险中介市场中成长起来,盈利机构增加。
 
保险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3.19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3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保险经纪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31.47%。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保险经纪机构实现盈利2836.20万元,而在2008年第四季度,保险经纪盈利达到了5768.43万元。
 
记者注意到,和去年相比,金诚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20强榜单中的位置保持不变。董事长王进认为,保险经纪市场在一季度的发展还算比较正常,整体变化不大,虽然不及去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水平。王进认为,这主要是经纪业务本身呈现出一种季节性的变化。“目前,在没有大的政策调整预期下,保险经纪市场全年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保险公估公司评估估损金额75.88亿元,同比增长72.22%。保险公估公司实现业务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30%。第一季度全国保险公估机构亏损2172.7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四季度保险公估赢利1527.36万元。泛华公估首席执行官叶志源分析行业亏损原因:一是公估收费标准持续下降。一季度保险中介发展报告显示,公估行业评估金额同比增长72.22%,但业务收入只同比增长3.3%,说明行业收费标准仍在加速下滑,在本就处于盈亏临界点的公估行业来讲,无疑雪上加霜。二是实现规模化目标愈见艰难。车险公估收入达到行业的36%,但是由于车险公估外包的市场格局并未充分形成,几大开展车险业务的公估公司非常难达到规模化目标,边际成本根本降不下来,从而对行业盈利形势造成深刻影响。
 
或许是受益于“公估人”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正逐渐被市场认可,大部分产险公司已与公估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东公估机构的表现与市场预期截然不同,由于今年一季度未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公估业务被认为可能倒退。然而,广东公估市场的发展态势打破了原有的预期,平稳增长。一季度估损金额同比增长6.68%,而营业收入更是增长了17.56%。